发布于 2025-02-20
1、沈括,字存中,以号梦溪丈人而知名,是中国北宋时期杭州钱塘县(今浙江杭州)的汉族人士。他的一生始于公元1031年,1岁时随家人南迁至福建的武夷山和建阳一带,后选择在福建尤溪过上了隐居生活。公元1063年(仁宗嘉祐八年),沈括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。在神宗时期,他积极参与了王安石主导的变法运动。
2、沈括,这位北宋时期的杰出科学家与改革家,以其卓越的成就和广泛的知识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他在晚年时,将自己的丰富见闻和深厚学识汇集于镇江梦溪园,创作了笔记体巨著《梦溪笔谈·人事二》。沈括被誉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,他的才能横跨多个领域。
3、《盛文肃阅人物》选自《沈括·梦溪笔谈·人事二》沈括北宋科学家、改革家。晚年以平生见闻,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《梦溪笔谈》。一位非常博学多才、成就显著的科学家,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。
4、盛文肃,字公量,出生于余杭(现今位于浙江),在仁宗时期活跃政坛,曾官至参知政事和知枢密院事,其一生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“文肃”。刁绎,丹徒(现今江苏镇江)人,是刁约的兄弟。他在仁宗时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,官途上曾担任扬州通判一职。
5、贾文元作为参知政事,与有章有旧交,曾推荐他任馆职。然而,皇命要求有章任职一年后接受试用。第二年,他被任命为馆阁校勘,但御史揭发了他的旧时过失,任命被取消,转为国子监主簿,仍保留郑州推官的职务。不久,有章在京师去世。
6、《梦溪笔谈》是一部内涵丰富的著作,由《笔谈》、《补笔谈》和《续笔谈》三部分构成,共计六百零九条记录(不同版本可能略有差异)。《笔谈》分为十七门,涵盖了故事、辩证、乐律等多个领域,而《补笔谈》则增添了十一门内容。《续笔谈》则较为简洁,不分门类。